⑴、表层结露:多发生在季节转换时期,主要在冬春季节和秋冬季节,使表层结露,结露部位通常在粮面下5—30厘米处,一旦结露逐步向四周扩展,形成结顶,进一步发展为发热霉变。
⑵粮堆内部结露:粮堆内部出现较大的温差就有可能出现结露。其原因:一是粮堆内部出现高水分粮。二是出现储粮害虫,放出大量的湿热。三是粮堆内出现粮温分层或向阳面和背阴面了出现温差。四是高温粮或低温浪混入正常粮堆。
⑶热粮结露:热粮入仓(如:烘、晒的粮食),遇到库内冷的地坪、墙壁、柱石等,因温差过大都可以引起结露。
⑷、其它结露:不合理的机械通风、开关门窗等。
在我国常将保持库温在15℃以下的粮仓称低温库,库温在20℃以下的粮仓称准低温库,库温在25℃以下的粮仓称标准常温库。
1、自然低温储藏:在储藏期间单纯地利用自然冷源即自然条件来降低和维持粮温,并配以隔热或密闭措施。
2、机械通风低温储藏
利用自然的冷源—冷空气,通过机械设备—通风机对粮堆进行强制通风使粮温下降,增加粮食的储藏稳定性。
3、机械制冷及空调低温储藏
在隔热仓中利用一定的制冷或空气调节设备使粮仓维持一定的低温范围,并使仓内空气进行强制性循环流动,达到温湿分布均匀。
硬质小麦出粉率高,蛋白质含量高,面筋质量好。软质小麦出粉率低,蛋白质含量低,面筋质量差。
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具有较高的抗温变能力,在一定的高温和低温范围内部都不致丧失生命力,也不致损坏加工的面粉质量。小麦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强。小麦后熟期长(2—3月)和易受虫害,抗虫性较差。
⑴小麦的赤霉病粒zui大允许含量为4.0%,单立赤霉项目,按不完善粒归属。是否收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⑵、黑胚小麦,收购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⑶含有毒麦、小麦线虫病、小麦黑穗病粒。
早晨有露水,因此晨起收获的种子水份较高,可达28%-30%,下午收获的种子水份可达到25%左右,均未达到储藏标准,需要进行晒种。通常情况下在阳光充足的晴好天气晒种2-3天可使水份降至入库标准。水分过大,容易发热霉变,不耐储存,因此稻谷的安全水分是安全储藏的根本,入库前应经过自然干燥,水分达到安全标准(14.5%以下),若入库原始水分大,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一是早晨晒种不可过早,晒种过早会因为场地与受热种子温差大发生水分转移,导致晒种不充分,直接影响晒种效果。
埋了 钻